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及其与保险资管业的竞合

添加时间:2024-01-31

/

为推进银行理财有序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监管制度框架推动下催生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组建。至今已有1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组建,总体发展平稳,但未来转型之路充满挑战。经过多年发展,保险资管已不单是母公司资金管理者,而是成长为一类独立且拥有核心专长的专业投资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机构客观上存在竞争,但当前已有密切合作,未来在受托投资、组合融资、资产配置等领域更是拥有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一、银行理财转型与子公司发展

(一)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背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伴随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居民理财需求出现了重要变化。随着人均收入逐步提高,居民理财需求明显上升。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规模总量为147万亿元,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167万人,稳居财富市场规模世界第二的地位。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也在持续快速上升,实现了从2007年末的5300亿元到2018年末32.1万亿元的60倍增长。与此同时,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年龄、家庭结构、财富积累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资管新规实施后要求理财产品破除刚性兑付,客户的真实风险偏好逐步显露,居民的可投资金规模、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要求等日趋分化,理财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

面对居民理财需求的新变化,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总体相对粗放,客户服务群体不够明晰。根据家庭收入、可支配收入、风险偏好、资产配置结构和理财习惯对目标客户群体合理区分和打造独具特色的理财产品体系的能力亟待提高。二是金融科技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发挥客户和渠道优势,将基金、保险、贵金属、外汇等多类产品与智能理财平台有效对接进而打造理财业务新优势。三是在大数据和社交网络时代,利用新技术拓展新的营销渠道不够,无法满足客户随时可得、随时可买的需求。

(二)银行理财监管制度框架与子公司转型

2018年被誉为资管新规之年,这一年中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对理财产品种类、投资管理、合格投资者认定、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为新时期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意见。2019年9月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拉平了与其他资管机构资本监管制度的公平基准。上述监管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了子公司模式相对于银行内设资产管理部门的七项制度红利,包括:一是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二是参照其他资管产品的监管规定,取消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三是扩大代销合作机构范围至“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四是参照其他资管产品监管规定,不强制要求个人投资者首次购买理财产品进行面签;五是鉴于理财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取消非标投资限额有关“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4%”的要求;六是允许子公司发行结构化的分级理财产品;七是扩大理财合作机构范围至私募基金管理人。规则红利的明晰奠定了银行理财通过子公司模式转型的制度基础。

(三)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截至2020年2月19日,随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公告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银保监会已经批准设立1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随着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基本陆续成立,从趋势看,一方面下一阶段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可望成为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与外资合资设立理财子公司可能成为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新模式。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公布11条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举措,明确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同时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分析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发行的产品,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同时积极布局权益类。2018年初以来,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基本稳定在22万亿元左右。在老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要求稳步压降的同时,以“类货基”为代表的固定收益产品以及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稳步增长。二是权益类投资以私募股权、FOF模式居多。如工银理财主要投资于非上市股权,中银理财权益类产品则以公募基金、ETF等为主。三是部分保留浮动管理费这一理财特色。如工银理财6款新产品中的4款和2款建信理财的产品都是如此。其目的是使业绩比较基准承担类似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功能,进而弱化净值波动的冲击,有利于平稳过渡。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成立,有助于将银行理财业务从现有体系内剥离,可有效避免理财业务风险传导至整个银行体系,在风险隔离的同时,促进理财业务回归资管业务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但在资管新规落地两年后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虽然依托银行的品牌享有渠道优势、资产获取优势和品牌优势,但银行理财子公司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欠缺独立化、市场化的经营经验,如何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二是对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如何找准定位,用产品创新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颇具挑战。尤其对于城商行等中小银行来说,要更加专注于创新与服务,努力避免在行业转型过程中被边缘化。三是面对当前银行理财的整体转型,银行理财子公司要突出重围,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作用。无论在资金端还是资产端,金融科技都是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智能投顾、智能获客以及智能风控已成为大资管行业着眼未来的方向。

二、保险资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现状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数据,自2003年至今,保险业共成立27家综合性保险资管公司,14家专业性保险资管公司,11家境外投资子公司,16家保险系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和8家养老金管理公司。截至2019年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78万亿元,全行业积累了一万多人的专业投资人队伍。保险资管现在已不单是作为母公司保险资金的管理者,更准确的定位是一类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尤其在长期资产配置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拥有核心专长。主要业务类型包括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截至2019年9月末,保险资管产品余额2.68万亿元,其中债权投资计划1.24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0.12万亿元、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1.32万亿元。

(二)监管制度框架

2019年11月22日,银保监会下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与资管新规接轨,补齐了监管空白。一是坚持保险资管产品的私募定位。保险资管产品定位为私募产品,主要面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与此相对照银行理财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产品。二是坚持底线思维,严控风险。一方面对照资管新规,从期限匹配、风险准备金、非标限额等方面弥补了监管空白;同时结合保险资管产品特点,细化了机构资质、产品运作管理、信息披露等内容,并在投资范围、能力监管、风险责任人等方面制定更严格的规则。三是坚持保险资管产品的中长期特色。引导保险资管产品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一方面发挥中长期产品的优势,丰富市场中长期投资工具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畅通长期资金对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三、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的竞合关系

理财子公司监管指标_理财子公司架构_理财子公司监管动态图表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作为大资管行业的两个重要板块,客观上存在一定竞争,但长远看合作空间更大。

(一)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优势互补非常明显

从资金特性来看,银行理财资金具有体量大、期限短的特点,在渠道、客户、网络、风控、债券投资及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相比较而言,保险资金具有稳定、期限长、跨周期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法、大类资产配置、追求绝对回报、安全稳健投资、多元化全品种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专户受托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银行资管与保险资管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互补诉求与形成合力的动力,尤其在资管新规下,银行与保险资管可以通过资源的整合,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创新问题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双方在具体业务合作落地,进一步在打通金融与实体经济融通的血脉,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能力、质量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银保资管合作的现状与典型案例

虽然银行理财子公司处于成立初期,保险资管与之合作模式尚不清晰,但具有众多合作的可能性。从实际情况看,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为“双向”合作:银行资金除了投资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产品,还有一些专户委外资金委托保险资管公司管理。保险资金主要是在银行做托管业务、大额存款业务,以及认购银行理财产品。从保险资金作为买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看,截至2018年末,保险资金配置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为1431亿元。从保险资管受托管理业务情况看,截至2018年底,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银行资金约5500亿元。在保险资管机构中,有21家管理有银行资金,其中5家保险机构管理银行资金规模超500亿元,12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银行资金超100亿元。综合型保险资管机构是管理银行资金的主力机构。另一方面,银行存款也一直是保险资金的重要配置品种,规模为1.6万亿元,占比12.3%。

2019年12月,交通银行理财子公司交银理财首次认购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活利壹玖”资产管理产品,12月27日单日认购合计规模达38.3亿元。这次合作是双方战略性合作的一部分。总的看来,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相互购买产品只是双方合作的初步形式,未来将有望发展委受托投资、项目资产、组合融资等多种合作模式。特别是在资产配置、增加收益、弥补人力资源方面短板等需求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必要有资金进行部分委外或者寻求外部合作,这其中会有与保险资管合作的空间。

(三)潜在合作空间广阔

1.项目合作空间

一是存量资产中项目合作空间。例如当前存量银行理财资产回表有限带来的合作空间,可通过保险资管机构化解优质长期非标债权资产、非上市股权资产存量。二是增量资产中的项目合作空间。银行理财可发挥其拥有长期优质资产的优势,为长期保险资金定制发行私募理财产品,在增加保险资金长期资产配置选择的同时,优化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形成互补与互惠局面。

2.委受托投资合作空间

一是保险资管作为受托人的合作空间。能力突出、特色鲜明的保险资管机构可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提供全面的、专业的专户受托管理服务,同时也可向银行理财子公司输出其大类资产配置、固收投资、另类投资、信用评估、风险管理和获取绝对收益等方面的能力。

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受托人的合作空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债权投资能力、项目资产获取能力及销售渠道等优势,可为保险公司选择受托管理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选择,进一步丰富保险公司的MOM管理链条。

三是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合作空间。在第三支柱领域,目前银行理财以固定收益为主,客户群体大多偏好波动率相对低、安全边界高、且回报相对稳健,与保险养老产品特质较为匹配,存在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3.资产配置合作空间

一方面,保险资金对金融产品有较强配置需求,银行理财产品是金融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增加保险资金的配置选择;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私募产品,可配置保险资管产品,增加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选择空间。但要解决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的期限错配问题、银保资管资产投资范围差异导致的政策障碍以及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保险资管产品带来的估值难点。

(四)下一步加强银保资管合作的抓手

一是项目资产合作方面,针对银行在银保项目资产中的角色问题加强行业研讨,努力找出明确答案。推进保险债权计划改革,针对债权投资计划评级要求较高、发展与对外合作空间有限等问题,探究增加保险债权投资计划展业空间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同时,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围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充分发挥银行长期资产和保险长期资金的优势,积极探索与推动双方合作模式转型与落地,有效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委受托投资合作方面,按照资管新规要求,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共建估值体系,推动保债计划尽快转为标准化产品,并争取银保监会支持,修订有关保险资金投资银行理财的基础资产要求,将其范围扩大至与保险资金可投资范围一致或近似。依托保险资管业协会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委员会平台,加强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部的沟通交流、调研互访,加强行业信息共享,扫除合作的认知障碍,相互借鉴对方先进经验。

本文源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zhonghuanews.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